教育时评:把实习生“卖”进工厂算哪门子教育?-文化教育-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教育

教育时评:把实习生“卖”进工厂算哪门子教育?

时间:2016-09-26 05:49:08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在新学期,强制将数百名学生安排至惠州、东莞、昆山、南京等地的电子工厂,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多名实习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满。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在新学期,强制将数百名学生安排至惠州、东莞、昆山、南京等地的电子工厂,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多名实习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满。

  职校本该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己任,然而,有职校却在学生实习中充当“包工头”,打着“顶岗实习”的名义,把自己的学生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批量降价贱卖给“用工荒”的企业从中渔利。把“卖实习生”当生意来做,究竟算哪门子教育?

  很显然,这些职校的所作所为,不但亵渎了教育的?任和底线,更是对学生权益的践踏和戕害。而如此仅靠向“用工荒”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的职校,到最后只能导致恶性循环,根本培养不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

  早在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就印发了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等内容,一些职校强制学生“顶岗实习”,违反了上述规定。

  要杜绝职校充当“包工头”、把学生“卖”进工厂当成生意经来做的教育“歪风”,一方面需要职业教育者重新反思和重申自己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评估部门,对职校这种“歪曲求财”的不法行径,予以严厉打击。(赵志轩)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