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蔡县烈士陵园 ![]() 郑州大学革命寻访团一行在革命烈士记念碑前,左起张恩博、张静、吕书培、管理处孙姐、袁珂、曾高峰 ![]() 郑州大学革命寻访团一行在管理处寻找陵园资料,图一左起张静,吕书培,管理处孙姐 据孙姐姐介绍,烈士陵园初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32亩,现有革命烈士墓160座,其中有名烈士墓19座,无名烈士墓141座,烈士纪念壁一处,烈士事迹陈列室2间。当地的中小学,武装部等单位经常会组织人员进行扫墓祭奠等活动。由此可见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一行的寻访团成员看到,烈士墓碑掩映在林木森森、花木葱翠的园林里,亭堂、广场、花架布设相间,营造了庄严肃穆、修整洁净的园林景观,可见当地政府对烈士陵园十分重视。成员们又随机询问了几个附近群众,大家对能有一个可以纪念烈士的地方都竖起大拇指,一方面能够让咱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来,另一方面也为附近的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一举两得。 通过查阅孙姐姐提供的文字资料,一个个英雄战斗的身影浮现在我们眼前。 张景庚(1871-1945),上蔡县蔡都镇人,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上蔡城关宣传员,当地国文老师。他利用课堂,抨击时弊,宣传革命真理。1938年,他与确山县派来的郭峰,在县城东白圭庙成立抗日救亡室,在农村以演讲的形式,向群众讲述抗日救亡的道理。1945年5月,他为了争取日伪地方武装反正,只身与当地国民党会谈,不料归家途中被国民党部秘书李耀五逮捕,最后被活埋在红河滩上,英勇就义。 龚占魁(1891-1975),上蔡县和店乡人,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他参加了几十次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经历了从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历练成部队管理员的过程,复员返乡后更是为上蔡县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寇文谟(1894-1947),上蔡县西洪寇庄人,1925年投奔北伐军,立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他失意归里,1929年2月,由贾德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月成立上蔡县城关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41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犯上蔡县城,被迫将党支部迁到乡下并明确告诉党员,当前的革命斗争的形式变了,即由阶级斗争转向民族矛盾,方向是想尽办法消灭盘踞在县城的日军。1945年5月12日,为了团结日伪武装单欢部反正,亲赴单部,申明民族大义。后因叛徒告密,被日伪绥靖军逮捕,但其拒不承认“中日亲善”,大骂绥靖军是认贼作父的汉奸组织。日本投降后,寇文谟被转交给国民党当局继续关押,1946年在信阳狱中饿死,英勇就义。 还有很多有名,无名的革命前辈们埋葬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他们为守护这片蓝天献出了鲜血甚至生命。吾辈们只有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发奋图强,为这个伟大的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不负无数先烈们的厚望。(通讯员曾高峰) (责任编辑: 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