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兴趣”的一代-文化教育-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教育

找不到“兴趣”的一代

时间:2013-06-15 01:48:58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找不到自己兴趣的一代人在成长。这是可悲的,找不到“兴趣”的大国如何创造?只有去COPY吧。因为听指令听惯了,没了创造的冲动。

    找不到“兴趣”的一代

    ■ 趋势观

  找不到自己兴趣的一代人在成长。这是可悲的,找不到“兴趣”的大国如何创造?只有去COPY吧。因为听指令听惯了,没了创造的冲动。

  这批90后还没找到工作,下一批90后又进考场了。

  全中国九百万高中生挤掉睡觉、洗澡、打网游时间专心学习,上千万家长督促其学习一起熬,为的绝不是毕业后戴一顶安全帽。

  中国的考学之路就是打通关。下一关就是报志愿。可如何报志愿?

  于是参考网上所谓“十大热门职业”。这形势就像追捧股市“十大推荐股票”,不一定有好结果。大家挤着去干同一件事时,一般结果都不会好。

  如何让功利与兴趣相一致,这是每家家长与孩子争论的焦点。作家李碧华说,“人生最大的幸事是在你感兴趣的事情中找到一个饭碗。”所以首先要找到兴趣——兴趣(interest)即利益,你未来的饭碗。

  可兴趣在哪里?有些人活到三十好几都不知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简单说,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职业。可悲的是很多考生忙于应付打通关式的考试,忘了自己喜欢什么。

  杨振宁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偏好,培养偏好,然后发展偏好。偏好你的天赋所在。据说人的天赋不下二十种,天才即在其中。

  你的天赋在哪里?在应试教育中是无法发现的。中国的考试是格式化,泯灭多少偏才。

  眼下最热的词就是“成功”。别人的成功你无法复制。天生一人,各有一命。据说马云报考数学才考1分,最后去考师范当文科男。所以马云是数理化格式化教育下的幸存者。

  报考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报一个好的大学不如找到一个好的专业。好大学是满足面子,好专业是提供饭碗和未来。关键是专业是你的兴趣(interest)所在。

  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第一位是大学,第二位才是专业,漠视了孩子的兴趣。

  他从小就是被告知,上这个、上那个,学钢琴、学美术。其实小孩子的兴趣是一个试错过程,并非一下子能找到。那么填志愿就是一次试错,在填之前最好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问题是现在小孩可悲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找不到自己兴趣的一代人在成长。这是可悲的,找不到“兴趣”的大国如何创造?只有去COPY吧。因为听指令听惯了,没了创造的冲动。

  所幸高考不再是一锤定终身了。本届高考作文“安徽卷”上萧伯纳说得好: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青春莫盲从。试想你的另一种可能。follow your heart或不忘初心(乔布斯)。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