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的审批速度,能不能快点,再快点?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办)获悉,2013年杭州市体制改革要点已经出炉。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制度运作得更顺畅。
杭州将对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行政审批等领域继续深化改革。 杭州拟推联合验收 既省时还治“李代桃僵” 就像全国大部分地方一样,“审批难”曾让不少投资者深感无奈,甚至想打退堂鼓。这次,杭州在行政审批方面的改革,就针对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等现象,特别提出了两个想法:试行部门审批意见标准化和探索建立项目“联合验收制”。 听着有些陌生吧,举例说明就清晰了——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完善。”曾经,相关部门这样相当原则的审批意见,让办事人员跑断了腿不说,还受了一肚子气:今天改了一个地方,刚送过去,结果说还有一个地方要改。 这次试行的部门审批意见标准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各个部门在出具审批意见的时候说法要更明确:对这份规划,同意就同意,如果不同意,有啥问题,要具体指出来。 工程好不容易差不多竣工了,要接受相关部门验收,问题又来了。这个月交警,下个月消防、环保、园文……相关部门一家家上来,时间可能拖得很长。 还容易给个别企业玩猫腻的机会——先按照交警的要求把车位建好,通过验收之后,把车位拆了改建绿化,李代桃僵再通过园文部门的审批…… 现在,杭州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联合验收制。这个办法的一大特色是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当业主按标准符合工程验收条件后,多个部门提供共同服务,有问题一次性提出来,可以给企业节省时间,同时也可以压制猫腻的存在空间。 另外,杭州还设想,在相关部门递交材料的时候,也采取统一受理、统一反馈的方式。相关的材料就提交给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再分发各相关部门,规定在统一的时间内反馈给当事人,就能节约不少时间。 审批进度的快慢,还有很大一个因素是相关技术服务中介服务水平的高低。杭州打算将中介机构的信息纳入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制定相关的信用评价办法,对中介机构的信用机构进行评价。 那些严重失信的企业,将被纳入“杭州市政府联合征信系统”,通过网络统一发布,让它无法在杭州立足。 工作年限、居住年限都能加分 攒够积分,就能落户杭州 要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社会保障方面,杭州将全面推行医保制度的改革,扩大杭州市域内医保“一卡通”的医保定点范围。 目前,扩大到什么范围,相关部门还在具体研究。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杭州还打算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让大家看病就医有更多的选择。 钱袋子一定是大家最关心的。 在收入分配方面,杭州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和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让大家的荷包能够合理地鼓起来。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如何动态调整,相关部门还在研究中。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年来的最低工资标准看出一些端倪: 1994年,浙江推出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为全省职工的薪酬划出了一条底线,18年间,这条底线总计调整13次。省政府并未要求各地最低工资线一刀切,而是给出了4个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 据此,全省11个设区市的市区、58个县市都有在浙江四档最低工资标准中选择一档作为当地最低工资线的权力。比如杭州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比较高,所以都是第一档。 户籍制度改革大家同样关心。 目前,杭州也在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逐步实行积分制落户政策,比如说工作年限、居住年限等,都是加分的依据,积分越高,就越可能落户。 目前,公安部门正对“积分入户”新政进行调研,并着手研究相应细则。 车改还要继续纵深
探索推进公检法系统车改 2009~2011年,杭州市市级机关分三批实施车改。因为效果不错,杭州的车改工作引来不少地方前来取经。 随后,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等也实施了车改,三个区一共有涉改人员3313人,上缴车辆394辆。目前,西湖区的区级部门,也正在实行车改。 接下来,杭州打算按照自愿参加和节约费用的原则,推进区、县(市)的车改。目前,在杭州五县(市)中,除了富阳之外,其他都尚未推行车改。 在之前的车改中,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并未参与。现在,杭州也正在研究探索相关办法,推进公检法系统的车改工作。 在收入分配方面,杭州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和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让大家的荷包能够合理地鼓起来。 (责任编辑: 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