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人都有摄像机”……(纵横) 日前,一段网友上传的“上海高院法官集体嫖娼”视频引起震荡。上海市纪委找到爆料人倪某,获得完整视频证据。上海高院高度重视,已组织专人开展调查,并将根据查清的事实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涉事4名法官目前遭到停职。 不同于情感、金钱纠葛或威胁类举报,也不同于媒体人实名举报,此次的爆料人倪某发布视频的最初动机始于一起公正性存疑的合同纠纷案。从普通民事案件,到质疑审判公正,再到搜集不公证据,一个简单案件变成推倒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多米诺骨牌。
这些年,普通民众以另类方式维权的事例不算少。令人唏嘘的是,本来只是试探、无心插柳,结果带来了超高“命中率”。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不是什么运气问题,而是因为污迹多、漏洞多,问题都摆在那里,有人应激而动,命中率哪有不高的?对于上海的这起事件,重要的不是倪某的动机,而是曝出的问题是否是事实。 而与过去相比,人们对自身权益的敏感、声张权利的强烈程度,已大有不同。公众对权力运行、公务人员的行为提出的要求更高,释放的压力更大。不要说有切身利益诉求的民众,就是一般民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也已一去不返。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可能遭遇的就是民众的摄像机,民众为权力行为随时留底。人人都有摄像机,这是新的压力环境,公共权力逼得普通人去当侦探,普通人能够当成侦探,这是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问题。(付小为) (原文刊于8月5日《长江日报》,有删节。原题为《正视人人都有摄像机的压力环境》) (责任编辑: 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