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镇化质量 释放中国发展潜力-聚焦三农-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三农

提高城镇化质量 释放中国发展潜力

时间:2013-05-06 15:32:49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粗放和低水平扩张状态,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质量差、系统不配套,硬件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社会管理等“软件”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粗放和低水平扩张状态,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质量差、系统不配套,硬件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社会管理等“软件”能力提高不协调。

  低水平的造城运动,一方面大量占用土地,消耗劳动和物质资源,另一方面明显限制了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延缓了城镇化步伐。2011年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0%,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65.2%,但城镇化率为51.3%,城镇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为47%。城镇人口统计中,包括2亿左右的非城镇户籍居民;城镇人口近40%居住在镇级地域。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仅为37%;居住在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2%。

  随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能力增强和产业升级,制造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积聚的态势已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已成为不容否认的客观大势。受城镇承载能力和户籍管理限制,进城难、留下来更难的问题不断发展;产业在城镇的发展空间日见狭窄。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城市地租、房租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流通费用不断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环境日益趋紧。

  第二,劳动力进入城市的路径不断缩窄,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接近饱和,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阻力不断加大,稳定留下来的难度不断加大。城市市场流通体系和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还使城市生存成本较快提高。2003-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基本生活费支出翻了一番多,对于没有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农民工来说,基本生活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还要大很多。城市进入门槛不断提高,生活费用不断提高,成为制造业、服务业招工难、招工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