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地玉米滞销 政府化解卖粮难题-聚焦三农-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三农

内蒙古多地玉米滞销 政府化解卖粮难题

时间:2013-04-18 09:25:23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家住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的农民李国发最近愁容满面,去年,他承包了30多亩地,共打出5万多斤玉米,但丰收并没有给他带来喜悦,由于今年当地玉米价格不稳定,前来收购玉米的商贩

    近日,受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地出现玉米卖难的问题,很多农户家中都存放着去年丰收后没有卖掉的玉米。由于农户缺乏较好的储存玉米的场地,随着天气转暖,玉米霉变的风险逐渐加大,一旦玉米受潮发霉,农户将遭受很大的损失……

  希望价格“跳一跳”

  4月12日上午,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村民张怀清刨开自家金灿灿的玉米堆,检查玉米的晾晒情况。天气越来越热,他家去年收获的8万多斤玉米依旧堆在院子里,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尽管为了解决当地玉米卖难问题,达拉特旗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要求各粮食收储库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玉米,但在东海心村,仍有少数几户村民嫌价低不愿出售自家的玉米,张怀清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主要是收购价格太低,去年这个时候,玉米价格达到1.18元/斤,而且越往后来越高,但是今年标准收购价格是1.08元/斤,而且我家的玉米还有水分,折去水分只有0.9元/斤。去年,都是商贩来家门口收玉米,现在要我们自己送到粮站,还要自己承担运费。”张怀清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张怀清曾经是东海心村的村长,去年夏天,他种的40亩玉米获得丰收,收获了8万多斤,全家人把玉米棒子放在院子里,等待来年春天玉米价格往上“跳一跳”。但张怀清的愿望并没有实现,2013年春季,玉米价格不但没有像2012年春季那样跳起来,反而出现了卖难的问题,让张怀清更没想到的是,以前挨家挨户收购玉米的商贩,突然变得“高傲”起来,面对送上门的生意,竟然不闻不问。

  商贩的“高傲”让农民一下慌了神,眼看要春耕了,不把玉米卖掉,买化肥、种子都成了问题,而且天气越来越热,没经过很好晾晒的玉米在热天里万一发了霉,就很难再卖出去了。

  达拉特旗是全国200个产粮大县之一,2012年达拉特旗玉米产量达到7亿多斤,秋粮上市以后,各粮食收储企业共收购玉米4亿多斤,到今年3月中旬,农民手中仍有近3亿斤玉米待销。

  “这些玉米最多也只能放10来天,时间再长了,就放不住了,现在最怕遇上下雨天,玉米一发霉就全完了。”张怀清说。

  需求不旺价格不高

  玉米卖难问题,硬币的一面是农民惜售,另一面则是国内玉米行情的持续低迷,作为内蒙古粮食主产区的赤峰市和通辽市,玉米卖难的问题同样困扰着那里的农户。

  家住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的农民李国发最近愁容满面,去年,他承包了30多亩地,共打出5万多斤玉米,但丰收并没有给他带来喜悦,由于今年当地玉米价格不稳定,前来收购玉米的商贩也比较少,李国发的玉米至今还堆在自家院子里。与李国发的情况类似,在开鲁县麦新镇,许多农民都没有卖出手中的玉米。

  在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大量的玉米积压在农民手中,约有500万斤玉米待售。在该乡收购粮食的商贩杨保民告诉记者:“今年玉米行情不好,一方面价钱低农民不愿意卖,另一方面没利润我们也不愿意收。今年玉米比起往年来说,每斤要差0.1元,现在就看水分,水分高点就0.8元/斤,水分低点也上不了1元/斤。”据杨保民介绍,通辽、赤峰地区的玉米大多数销往南方,今年南方对玉米的需求量少,导致玉米收购价格一直上不去。统计数据显示,通辽市、赤峰市正在出现大量的玉米滞销,玉米价格同比下降明显,在赤峰市,近七成玉米仍然留在农民手中,直接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农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今年的春耕备耕和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据当地业内人士分析,玉米滞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形势影响,玉米需求不旺;其次,前几年玉米收购的价格较高,农民期盼价格上扬,惜售不卖,但价格走低后,农民们又不舍得脱手,导致玉米囤积。当下,农民既不愿意出售手中的玉米,又没有好的贮藏条件,一旦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再加上气温的持续升高,将十分危险。

  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4月13日上午,记者坐着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长胜村张秉升夫妇的拖拉机,跟随他们去往5公里外的大树湾粮油购销站卖玉米。坐在装有玉米的拖拉机上,张秉升的妻子王淑贞告诉记者:“去年,我们一共种了30多亩地,都是好地,河水灌溉,当年丰收,收了6万多斤玉米,一直没舍得卖,以为今年要涨价,结果差点卖不出去。”

  走了很长时间,拖拉机终于到了大树湾粮油购销站。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拖拉机和大卡车进了晾晒场,卸下玉米后,缓缓离开。张秉升夫妇的拖拉机开到粮油购销站的门口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跳上拖拉机,从各个位置取走了一些玉米,送到检验室检查湿度。检验结果很快出来了,按照玉米的湿度,张秉升的玉米被定为每斤0.93元,在粮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秉升将拖拉机停在一处,开始往下卸玉米。“最近政府有了政策,要求粮食收购站必须敞开收购农民的粮食,我们这才有了卖粮的地方。”张秉升一边干活一边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达拉特旗政府出台玉米收购政策,通过启动中央临时储备粮收购预案、规范企业收购行为、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保障。此次,达拉特旗政府还规定了18家粮食收储企业作为中央临储收购库点,确保企业做到不拒收、不限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大树湾粮油购销站正是其中的一家。

  “我们还积极动员农民放弃惜售心理,适时销售手中余粮,并派出3个工作小组在各家粮食收储企业检查,严禁出现打白条、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从3月26日至4月12日,18家粮食收储企业共收储玉米1亿斤以上,加上农民卖给商贩的玉米,目前,除少数农民惜售不肯卖粮外,玉米卖难问题已基本得到缓解。”达拉特旗粮食局副局长齐新忠告诉记者。

  在赤峰、通辽等出现玉米卖难问题的城市,地方政府同样在寻求解决办法,缓解玉米卖难问题。目前,赤峰市已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等地启动临储收购,开启24个收购站敞开收购玉米,同时给农民宣传市场行情,帮助他们放弃惜售心理。另外积极与企业合作,增大粮食销售渠道。在地方政府收购政策的帮助下,多地农民玉米卖难的问题已经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