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陷频频发生 正常走路居民遭“走路死-基层社区-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社区

中国城市地陷频频发生 正常走路居民遭“走路死

时间:2013-05-24 01:13:14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城市管理者应该尽快以更为负责任的态度,彻底排查地下管道隐患。

    城市管理者应该尽快以更为负责任的态度,彻底排查地下管道隐患。

  5月20日21时,伴随着一声巨响,5名刚下晚班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工厂大门的深圳市某公司员工,丧命于突如其来的路面塌陷形成的深坑之中。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办副主任于某表示,道路地下排水箱涵为“90年代初兴建,建设标准低,年久老化”,事故“肯定是天灾”。(5月23日新华网新华视点)

  城市地陷频频发生,正常走路的居民每每遭遇“走路死”,城市管理部门便说什么建设标准低、道路设施老化,此系“天灾”。这样的事故岂能仅仅以一句“天灾”的说辞就能搪塞过去?

  其一,既然横岗街道办有关人员认为“建设标准低,年久老化”,那么,为什么没能及时进行维修,以确保道路安全?而且,标准低到什么程度?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又如,刚刚20多年的道路,能说成是“年久老化”吗?“年久”的标准是什么、“老化”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都应该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说法。
    其二,从日常管理、维护而言,有关部门有没有尽到应尽的检查之责?至少从排水方面看,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进行实地检查,更不要说清淤了。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关方面的疏于管理,才使得该路段的排水箱涵加速老化,从而为后来的事故埋下隐患。

  城市的正常运转并不仅仅意味着那些可以看得见的光鲜,更包括诸多看不见的地下支持系统。某种程度上讲,那些地面之下的隐秘部分,才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关键所在。城市管理者理应在打造光鲜的城市风貌的同时,夯实最起码的安全基石,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心而不是担心地行走在光洁的马路上。因此,管理者应该尽快以更为负责任的态度,彻底排查地下管道隐患。尽管这样做只是“亡羊补牢”,却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民众免于不测的生命之殇。

  胡印斌(媒体人)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