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也要刷卡,刷完额度后即被自动禁止排放。2011年由浙江绍兴县发明了“刷卡排污”式治污举措,今年1月起在浙江全省推广。截至目前,浙江已有702家重点污染源的企业实现了“刷卡排污”,剩余500多家也将在今年年底前上马。 浙江省环保厅总量处副处长陈俊介绍,702家已装置“刷卡排污”设备的企业都是国控、省控的重点污染源。不同企业相关指标的排放浓度和总量可能不同,但当超过其可被允许排放的总量时,排放的闸门即会被自动关掉。 而在环保部门的刷卡系统上,企业即时排污流量、当月允许排放量、实际和剩余排放量等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企业当月的排污量达到80%以后,会被自动标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记者今天跟随浙江省环保厅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采访团来到富阳市,这里是中国造纸之乡,造纸是该地区重要的是产业,但也因为其带来的污水等问题饱受诟病。 在经过多轮整治后,2012年10月,富阳又提出要“抓大放小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等思路。 这一轮整治,该地关停淘汰额108家企业,仅保留了111家整治提升后的企业。 而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其中地处富阳灵桥镇的40余家造纸企业已在今年9月1日实行刷卡排污,全面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富阳市环保局局长李百山说,以前环保部门只能监测到污染物浓度,对排放总量并不能实施监测,如果一家企业排放总量很大,就算浓度达标也依然会造成很大的环境压力。而在施行“刷卡排放”后,企业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排污“额度”问题,改进工厂内预处理设备尽量减少各项指标的排放。 浙江永泰纸业是富阳当地改造提升比较早的一批,几年来已淘汰5条高耗能、高排水、低产量的造纸生产线,同时引进先进技术,控制相关污染物的排放。 该公司环境管理部经历徐静静说,因为技术先进,该公司的实际污染物排放总量仅占允许排放总量的50%左右。“排放总量被定下了,我们必须努力降低排放,才能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
李百山表示,“刷卡排污”的总量控制要求,确实倒逼了企业真正做到加强内部管理、改进技术,实现转型升级,而作为公共资源的环境也能被真正保护。12月底前,该市将全面完成造纸企业和污水厂的“刷卡排污”装置工作。(记者 赵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