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问题成为关注焦点。今天下午,南京市发布《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对全市的空气、水、噪音等主要内容的检测指标向社会公布。 去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南京市环保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钱锋介绍,2012年南京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平稳,建成区空气优良率与上年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优良。全市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符合允许限值,保持平稳。
空气环境: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2.9%,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浓度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较上年上升4.1%。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郊区县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于城区。 据了解,2012年南京市环保部门先后检查工地5400家次,督查工程项目413个,下达整改通知书81份,全面或局部停工通知书14份,红黄牌警示施工单位44家。全市48个降尘监测点位,年平均降尘量同比下降21.2%。同时,进一步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截至2012年底,鼓楼、玄武、白下、栖霞、雨花台、下关等区共完成34台共109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其中主城所剩的部队、铁路系统的17台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改造,主城“禁燃区”内燃煤锅炉全部改造完毕。 水环境:试行“河长”制度,水质达标率增加 公报中称,2012年南京市监测的279个水环境断面中, 182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类别标准,达标率较上年增加了9.9个百分点;其中Ⅰ-Ⅲ类水体占所监测断面的51.3%,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劣Ⅴ水体占所监测断面的16.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北河口、上元门、城北、城南水厂、江宁区江宁水厂、滨江水厂、浦口区江浦、浦口水厂、六合区远古水厂、溧水县中山水库水厂和高淳县固城湖水厂等11个主要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状态,达标率为100%。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先后完成了上元门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完成了江宁、浦口、栖霞等区7处影响水源地安全的砂场、码头、造船厂的拆除、搬迁等清理整顿工作。 据了解,2012年南京市在水环境治理试点中推行“河长制”管理,按照“一河一长”的要求,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对13个区县的25条黑臭河道列入年度区县长环保目标责任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全面启动治理工程。 声环境:噪声均值增加,“较安静”区域减少 公报中称,2012年南京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6.5分贝,较上年稍微上升,其中控制在55分贝以下的“较安静”区域占比37.0%,较上年下降19.2个百分点;三区两县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9分贝,略有上升。 据了解,2012年南京环保部门共接各类噪声扰民投诉17670件次,噪声投诉量较上年下降14%。其中工业噪声占3.1%,施工噪声占91.3%,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占5.6%。 辐射环境:辐射环境平稳,监测数据无异常 公报中称,2012年草场门、迈皋桥、土桥等8个省控辐射监测点的瞬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46.4~71.2nGy/h之间,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值范围内。草场门、瑞金新村等5个省控辐射监测点的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瞬时)在0.86~1.60 V/m之间,功率密度在0.20~0.68μW/cm2之间,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标准。 环保在行动 群众满意度提高 钱锋介绍,2012年南京市级环保部门先后否决、劝退、易址或调整10多个建设项目,总投资上百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2012年南京市先后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危险废物专项检查、沿江危化品专项整治、水泥行业污染专项整治等环保系列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101件;2012年,南京市工业污染治理投入资金达6.2亿元,共实施了143个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工程。 据介绍,2012年南京市共接环境信访投诉2.55万件次,接诉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8%,涉及废水投诉下降36%、涉及大气投诉下降32%、涉及噪声投诉下降14% 。其中,“12369”环保热线共受理查办群众环境投诉2.36万件次,比上年下降了17.2%,办理满意率达到87.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3个百分点。噪声类污染投诉共17670件次,占投诉总量的75%;其次是大气污染4399件次,占总量的19%;废水及其它投诉占6%左右。(记者 戚阜生) (责任编辑: 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