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美版“郭美美事件”-公益慈善-市长杂志网-市长杂志官网-市长网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首页 非遗传承 社会法制 聚焦三农 文化教育 名人名企 基层社区 书画展讯 人文史地 健康视线 环保 艺术天地 公益慈善
当前位置: 首页>>公益慈善

美媒披露美版“郭美美事件”

时间:2013-06-21 02:30:30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美国CNN电视台联合《坦帕湾时报》、“调查性报道中心”对美国慈善机构的腐败现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近日,CNN在网站上公布调查结果,揭露了美国慈善机构十亿美元腐败的真相

    美媒披露美版“郭美美事件”

    美国CNN电视台联合《坦帕湾时报》、“调查性报道中心”对美国慈善机构的腐败现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近日,CNN在网站上公布调查结果,揭露了美国慈善机构十亿美元腐败的真相。

  调查显示,全美最差的50家慈善机构过去十年筹款13亿美元,只有4%的钱最终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调查显示,美国最差的50家慈善机构只将不到4%的善款用于现金直接资助。十年里,一家糖尿病慈善机构筹得将近1400万美元,却只在病人身上花了1万美元。有六家机构根本没有在他们所服务的领域使用任何善款。

  媒体长达一年调查显示:13亿美元善款中的10亿流向盈利性企业

  为了找到美国50家最差的慈善机构,《坦帕湾时报》和调查报道中心合作查阅了联邦政府和36个州收集的数万页的公共记录。

  记者发现了数百家这样的慈善机构。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捐款运动,并按期向其推销员支付至少三分之二的筹款。

  专家称好的慈善机构花的钱应当不到前者的一半——每1美元善款,筹款费用不会超过35美分。而对最差的慈善机构来说,向电话推销员开巨额支票一点都不反常,这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时报》和调查报道中心将每家慈善机构过去10年来的表现制作了一个表格,并根据落入私囊的善款数量进行排名,评选出了50家最差的机构。其中,“孩子们的希望”组织高居榜首。

  过去的十年间,50个最差的慈善机构总共筹集了13亿美元的捐赠,并把其中的10亿支付给帮助筹捐的盈利性公司。而这些钱本应用于慈善工作。

  如果这些钱被用于慈善,可以修建20000所“仁人家园”住房,购买700万轮椅,或者为1000万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

  50家最差慈善机构劣迹斑斑:有六家根本没用一分钱善款做善事

  在榜单上,美国最差的慈善机构“孩子们的希望”位于佛罗里达州Holiday市。该机构的办公场所是一家加油站后的五金仓库。

  “孩子们的希望”以濒死的孩子及其家庭的名义,每年筹得数以百万计的善款。然而,它每年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却不足百分之三。剩下的大多数资金都被挪到了机构经营者以及他们雇佣来筹集善款的公司的口袋。

  仅在过去十年间,“孩子们的希望”组织就把近1.1亿美元给病童的善款转移到了募捐人身上。另外480万美元则给了机构创始人及其咨询公司。

  一家田纳西州的慈善机构在榜单上排名12,有着30年左右的历史。过去十年来,它筹集了3000万美元的捐款,承诺用于毒品和健康方面的儿童教育。但捐款中的80%都直接给了企业。

  剩下的钱大部分花在该机构创始人和主席里克·鲍文的潜水视频拍摄上。

  鲍文的慈善机构每年向他自己的营利性企业支付20万美元,以拍摄这类视频,并为当地的诺克斯维尔电视台上播放的“里克·鲍文深海潜水”公司宣传节目买单。这里面完全没有涉及到基金会本身。
    调查显示,美国最差的50家慈善机构只将不到4%的善款用于现金直接资助。一些机构则资助得更少。十年里,一家糖尿病慈善机构筹得将近1400万美元,却只在病人身上花了1万美元。有六家机构根本没有在他们所服务的领域使用任何善款。

  各种花招欺骗捐赠者:将善款挪用、转换成债务、领多份工资

  即使机构经营者请求财政支持,50家最差机构中的大多数经营者都对捐赠者撒了谎,没有如实交代资金走向、领取多份工资、秘密支付咨询费用以及和朋友签订筹款合同。一家癌症慈善机构8年里给了一家公司近1800万美元,而这家公司归机构主席的儿子所有。一家医疗慈善机构将最大的一笔科研经费给了机构主席自己的公司。

  很多非营利组织不过是筹款公司的前沿阵地, 这些公司为他们的启动成本提供了资金,把他们约束在税率过高的独占合同内,甚至将这些善款转化成债务。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医疗项目自1998年以来筹得了6500多万美元,但它每年都会欠募捐人钱。其最新财务档案显示,该机构欠了300万美元的债务。

  为了掩饰用于正当途径的资金之少,慈善机构在记账时耍花招,并且抬高一元店廉价物品的价格(如饼干、空气清新剂)——这些物品是给临终的癌症病人以及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的。

  在过去六个月间,《坦帕湾时报》和调查报道中心给“孩子们的希望”和其他49家慈善机构打电话或寄挂号信。他们大多都拒绝回答关于其项目的问题,或者回应说只能通过律师来联系。

  当记者前去采访时,一家机构的管理人员威胁说要报警;另一家则拒绝开门。还有一家的主席则是一看到拿着相机的记者就坐车匆匆离开了。




(责任编辑: admin:}